自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零时(北京时间8月27日中午12时)起,美国将对所有印度商品加征25%关税。加上本月初的25%“对等关税”,印度商品总体将面临50%的额外关税。
据环球网援引德媒8月26日报道,消息人士透露,美国总统特朗普近几周曾至少四次尝试与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,讨论关税问题,但莫迪均拒绝接听。
愤怒与谨慎
特朗普与莫迪上次通话是在6月17日。两人原定在加拿大G7峰会期间会晤,但因特朗普提前返美,未能成行。
在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初,美印关系一度开局顺利。今年2月,莫迪率先受邀访美,并获特朗普“伟大领袖”的称赞。
然而近来,特朗普态度急转直下。他对印度高额贸易顺差、多重贸易壁垒、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表达不满,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,威胁征收惩罚性关税,甚至将印度称为“死亡经济体”。
随着50%关税重锤即将砸下,德媒2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,特朗普最近几周曾四次试图与莫迪通话,但均遭拒接。
德媒评论称,这既体现了莫迪的愤怒,也出于谨慎。此前,特朗普曾在与越南领导人结束通话后,在社交媒体上单方面宣布“贸易协议已达成”。“莫迪不想落入同样的陷阱。”
印度外交官和消息人士指出,通过电话敲定细节并非莫迪的风格。此外,莫迪回避通话,也可能是为了避免谈话内容被歪曲,就像5月印巴冲突“调停”问题那样。
到目前为止金赢中心,美方官员拒绝证实或否认是否曾进行这些通话。
特朗普的“套路”
迄今为止,特朗普挑起贸易冲突通常遵循一种模式。
首先,对某国的高额贸易顺差表达不满;
随后,以高额关税相威胁,从而迫使对方展开谈判;
接着,在关税正式生效前给予“缓冲期”;
最后,如果谈判进展顺利,则降低关税,否则便强制实施。
一些观察人士称,特朗普之所以屡试不爽,源于他懂得利用他国对美国市场的经济依赖。然而,到目前为止,上述套路在印度身上尚未成功。
印方官员多次强调,印度将在谈判中坚守“红线”,包括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。
莫迪25日公开演讲时态度坚定,“无论压力有多大,我们都将继续增强实力来承受。”
有美国学者认为,美国的策略在印度身上失效,或有几点原因。
一来,美国需要印度在“印太战略”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二来,近期民调显示,印度国内“反特朗普”情绪高涨,莫迪难以轻易妥协。
例如,今年5月,特朗普家族公司在新德里附近开盘的豪华大厦,一日售罄300套千万美元级公寓。然而,同月特朗普却声称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,在印度社交媒体上引发愤怒。随后,他又在白宫宴请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,并宣布与巴基斯坦合作开发石油,这些行为均被视为对印度的挑衅。
三来,特朗普政策反复多变,使印度更加谨慎。
仍保持接触
数据显示,印度五分之一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,主要集中在服装、宝石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。美国征收50%关税将对相关产业造成沉重打击。
不过,美印双方仍保持接触。
8月25日,两国高级官员在“2+2”框架下举行会谈,并重申致力于通过“四方安全对话”推动“印太地区”更加安全、强大和繁荣。
双方还就贸易与投资、关键矿产、能源安全等双边议题展开讨论,包括加强民用核能合作等。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金赢中心
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